内容页搜索

新中国成立前,坛丘农村的传统副业主要是种桑养蚕,家庭副业从饲养畜禽、种植蔬菜为多,一般自养、自食为主,极少出售。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重视发展多种经营,副业生产以养蚕为主。1958年,公社设立副业办公室,副业生产项目逐年增多。1958年,办起畜牧场,组织渔民集体捕捞。1960年公社建立兽医站。三年国民经济困难期间,农副业土地矛盾突出,副业受影响。“文化大革命”期间,家庭养殖业和自留地被视为资本主义尾巴,严重挫伤社员的生产积极性,副业生产下降,多种经营一度萎缩。

80年代后,农业生产结构逐步趋向合理,农、工、副三业协调发展。19837月,坛丘乡成立多种经营服务公司,以指导副业生产。多种经营以稻田改桑、水产养殖、发展林木为主。1999年,全镇桑地面积6025亩,蚕茧总产量285.5吨,出售生猪2.52万头、家禽15.2万羽,水产品总产量1450吨,多种经营总收入1.45亿元。 

坛丘栽桑养蚕历史悠久。早在唐宋时期,坛丘农民就会栽桑养蚕。坐落在坛丘龙桥村的白龙桥南北两侧刻有“晴翻千尺浪、好似引水更思源;风送万机声,莫道众擎犹易举”的桥联。民国期间,坛丘农村栽桑养蚕户逾万家,坛丘集镇就有6家丝行、染坊和桑叶行各2家。民国25年(1936年)35日,时任民国政府交通部会计局副局长陆荣光(坛丘大谢乡塔头浜人),为方便坛丘地区丝绸产品的收购与销售,在大谢乡创办“大谢乡绸业运销合作社”。至民国374月,坛丘地区相继创办13家蚕丝合作社。合作社向蚕农推广优良蚕种和新法养蚕,对资金短缺的蚕农发放无息蚕本贷款。抗日战争时期,蚕茧无人收购,栽桑养蚕业萎缩。抗日战争胜利后,蚕桑生产有所恢复。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蚕桑生产,组建蚕桑生产辅导站,对蚕农发放贷款、桑苗、蚕种等一系列扶助措施。1950年春季,建造蚕种催青室。1954年上半年,创办蚕茧收购站。

三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粮桑种植矛盾突出,桑地间种植粮食作物(山芋、高粱、三麦),造成桑树长势不佳,桑叶减产。1962年,政府对蚕茧收购实行奖励政策,是年,全公社养蚕992张,平均产量17.5公斤,总产量17.36吨。1970年起,推广科学养蚕,蚕茧张产有所提高。1978年,养蚕实行“三定一奖”(即定工、定产、定销和超产奖励)。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蚕农重视养蚕生产,蚕茧产量有所提高。是年,全乡养蚕7751张,总产量219.2吨。1985年后,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允许粮田改桑地,因地制宜扩大桑地面积,蚕茧总产量逐年增长。1991年后,坛丘养蚕生产实现三超(超张数、超单产、超历史),连续6年获得苏州市蚕茧质量奖与增产奖。1999年,全镇养蚕8256张,蚕茧总产285.5吨,是1962年的16.4倍。

4-10       19621999年坛丘镇(乡 公社)蚕茧生产情况表

年份

蚕种(张)

单产(公斤)

总产量(吨)

年份

蚕种(张)

单产(公斤)

总产量(吨)

1962

992

17.5

17.36

1981

7581

31.23

236.75

1963

762.50

22.03

16.80

1982

7958.50

35.23

280.38

1964

747

25.02

18.69

1983

7751

28.28

219.20

1965

1566

30.20

47.29

1984

8708

30.25

263.42

1966

3093

25.88

80.05

1985

9401

34.80

327.15

1967

3283

24.58

80.70

1986

10359

33.96

351.77

1968

4704

28.10

132.18

1987

11311

34.25

387.40

1969

5634

28.68

161.58

1988

12375

35.45

438.69

1970

6127.50

25.54

156.50

1989

14534

34.75

505.06

1971

6151

23.15

142.40

1990

15411

36.14

556.95

1972

5988.50

30.66

183.61

1991

14780

25.80

381.32

1973

6089

30.60

186.32

1992

17979

20.12

361.74

1974

6262.50

33.60

210.42

1993

18659

32.00

597.09

1975

6459.25

31.00

200.24

1994

15488

32.42

502.12

1976

6404

30.20

193.40

1995

13788

35.47

489.06

1977

6175

30.80

190.19

1996

10616

31.68

336.31

1978

5747

30.00

172.41

1997

8837

35.10

310.18

1979

6388

33.40

213.36

1998

11756

28.67

337.04

1980

7134

33.80

241.13

1999

8256

34.58

285. 50